现场·对话|"双碳"目标下民间组织传播倡导能力建设的持续性和有效性

2023年3月27日,“益起低碳”策略传播工作坊及资助计划说明会在北京搜狐媒体大厦举行。

本次会议围绕民间组织如何更好的参与双碳议题传播倡导开展, # , 8 %研讨,分享资助计划一期、二期优秀案例和相关经验,并邀请行业内相关专家r ? ? c N r Y I A围绕策略传播主题进行分享和研讨。

本次“益起低碳”会议上众多行业大咖汇聚一堂,在专题研讨环节,活动有幸邀请到了阿拉善SEE基金会气候变化与商业可持续项目经理郑晓雯、北京市公众环境研究中心传J 4 V B $ I H播运营经理司文俊、北京自然之友公益基金会传播总监何苗、瑞尔行为中心总经理李诗扬,由中华环保联合会国际部副主任X k ) W 5 ^ m倪垚| – w H b 6主持,他们就“如何加强民间组织传播倡导能力建设持续性和有效性”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刻讨论。

以下是对话实录:

倪垚:今天是聊低碳的策略传播,想问问四位老师对低碳传播倡导方( X b S C向是怎么判断的?未来热点在哪?

C # R ( c z S !文俊:关于低碳传播,首先要创新对公众低碳传播科普方面的方式h m B F,比如说可以用公众比较易于理解的一些方式,可视化的视频这样的方式观众@ P / 6 p会更易于理解和接受,除了传统的媒体外,可R ; u ? V \ K以结合新的社交媒体R U G t ? y的方式,提高传播媒体平台的覆盖面,提升传播的效率。最后我们认为需要有一个奖励机制的引入,激发公众了解低碳的科普的知识,去做出低碳的选择,参与低碳,从而推动整个低碳经济的发展。

郑晓雯:我们组关注的重点是商业可持续,现= C c在也在思考面向企业、工业、商业领域怎么做气候变化的传播工作, 我们发现关注气候行动或者% m B D回应”双碳”的目标不只是环保公益组织,还有社v O o区里的公益组织等2 { E K { b . 9 N等,他们也在尝试回应”双p 4 { : r 5 9碳”目标,这些机构也是未来可以撬动的群体。这是在低碳传播上可以发力的两个点。

何苗:自然之友觉得首先要对` 8 W j P传播具体影响什么样的人,要有非常清晰的界定,在这个基础上g 0 :再考虑如何触达和更深刻地影响更加年轻的世代。我们传播离不开媒体,民间机构和媒体要更多地做到相向而行,简而言之有三c \ C * |点:一k q : ) i !是精确细分人群的重要性,二是找到公众欢迎议题的重要性,2 b k n三是与媒体相i / h q m向而行的重要性。

李诗扬:根据我个人的8 { ? ; v 2 $观察,我很高J g # M ( T B兴地看到现在越来越多不论是公益机构,还是相关的基金会都在关注有效的气候传播,而且这个气候传播已经向科学传播有了更高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不仅仅关注信息触达了什么样的公众,更关注我的信S $ R A { S ^ 4 `息是不是给公众带来了什么样的转变,这是特别值得探索的。另外我想分享一下气候传播的领域里,我4 T q S \ }们接下来从对意识提升要更多地转变成对公众实际产生什么样的影响有这样的转} L w A \ ! ? 2 !变趋势。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意识提升并不一定就能导致行为改变。什么样的因素对这个行为改变有影响呢?我们发现周围人的行动对一个人是u : R # : T i Z否采取气候行动是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希望在接下来的气候传– _ w & 0播里能把多维度的跟行为改变相关的因素加进去,这可以让气候传播更加有效。

倪垚:今天有政府领导在,也有资方人员在,想让各位代表谈一谈民间组织参与到”双碳”领域最需要的资源是什么?

司文俊:我们认为民@ k &间组织在资源方面需要专业知识的支持,/ 1 D Z 0 B J %也就是人才的支持,比v p ) N如气候传播领域的,包括环境政策法规领域的,”双碳”环O ] Y m l d i境政策法规领域的专业人才/ D 0 h ) #的支持。其次,我们会认为在资金方面也比较重要,不管是在开展”双碳”工作的传播倡导,还是在开展研究相关的工作,它都需要一些资金的支持。除了这些之外3 C D o ) G H I I,民间组织也可以尝试跟企业对S b d u o ~资源进行研究项目相关的合作。最后a . s # ^是关于技术跟资源整合的支持,这样可能会有更大的助力。

郑晓雯! k 1 K M O E我们去年底刚做了相关报告,也总结了3条现在X – C公益组织最需要的支持,发现现在最缺的是知识、工具、资金。总体下来就是都缺。缺知识是因为现在我们面向的群体都是议题协同,从社区工作、污染防治转过来的,政策深度解读是有需求的。工具层面一个是行业里一直在做碳汇方D v ; e S / B法学的开发,或者低碳标准制定等等这些,工具层面上也是想有没有方法和工具可以给到公益项目的产出衡量。资金方面是指开展气候行动相关的直接资金支持,很多机G I s b m e :构提出来用于人才发展的资金,这是人才的需求p = W B,这个领域里大家想做低p i [ K碳相关的项目,但是缺少相关的人才,优秀人才也不会进到公益组织。

何苗:第一需要有专业的知识赋能,但是这个知识又不单单是认知或者常识,它更多是框架的建F I &立,方法论的掌握,以及还有非常多在常识之外关注项目的管理。有O $ \ * n q *些大的互联网平台已经开始做扶持环保o , n 3 Z 6 c机构,把传播和筹款落到专岗上,首先保证人员稳定,在这基础上再提升和赋能,还是就落到气候议题,就落到”双碳”议题支持传播甚至于筹款有跨界结c = 5合的专岗,有了专岗,我们可以向下扎根,这也是民间组织特别需要的。

李诗扬:民间组7 S E w o 7 t $ %织需要在项目设计阶段得到一些k d x ^ e p v ~专业的支持,m \ \ z K k我们希望能够在这个阶段给到民间组织更+ k m ~ 9 – M 1多的在议题方r : S s C g Y面的选择。很多时候大家会告诉我们说减塑是非常重要的议题,我们? l & $ M h I 7在研究中也发现如果仅就减塑这件事情来讲,它可能在气候变g e J b , 7 Y S化的影响上并不如其1 L a F H p f他的行动更加有影响力。因此,我们现在想做的一个基础性的工作就是想告诉大家,对中国P 8 . T 7的公众气候行动里应该有哪些更值得大$ g w家关注,我们希望接下来能够为民间组织做一些参考和铺路,同时我们也很愿意跟益起低碳的项目为民间组织在方法论上,在能力建设方面做出我们的一些贡献。

倪垚:接下来肯定会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共同研究,但是总体而言,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r ~ : ) ; [ | ` 7会面临着成本较高等问题,都是我S ! f . K们行业亟待解决的痛点,我相信在接下来的过程中时间会检验一切。由于时间关系,本次分享到此结束,感谢几位嘉宾的分享。

您当前使用的浏览器版H A x ! E E ? \ M本过低,可能存在安全风险,建议升级浏览器,或者用以下浏览器浏览声明:本站内容来源于网络或叭楼会员发布,叭楼只作为信M q @息发布平台,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承担任何图片、内容、观点等内容版权问题,如对内容有歧义,可第一时间联系本站管理员发送邮件8309272@qq.com或者扫码微信沟通,经核Z 0 & – s @ ` H %实后我们会第一时间删除。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7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