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房间”变身“口袋亭”,让人眼前一亮

“门房间”变身“口袋亭”,让人眼前一亮

在我们的记忆中“门房间”就是那间在小区大门边的门岗室,有着不大的空间,不够亮的光线,几个监控显示器,还有值守着的保安大叔、出入登记本……

而在沪东新村街道博一小区和博三小区的“门房间”,已然颠覆了记忆中的印象,它不仅外形上有了变化,内设功能也新格局,它叫做“口袋亭”。

口袋亭,是利用陈旧用房改造而成的。“一门一屏双图”让居民经一门一眼观全域,找到自己所需要的资源,一门为小区大门,一屏为电子屏,滚动播放当月的居民区的活动信息和街道来客厅等公益点位的公益活动、公益资源,双图为沪东区域图和本小区资源地图和网格地图。

口袋亭改造前↑

口袋亭改造后↑

这里作为进入小区、回归社区生活的第一站打卡点,应该赋予更多的服务功能。因此前移居委服务端口,把与社群紧密联系的服务推送、信息资源共享、工具口袋、志愿服务、一键叫车等服务加入其中。

设置服务共享柜和信息发布布告栏,既为居民提供便民之类的服务,如张贴停水停电通知、居民关心的物业收费、停车管理办法等,公布精品城区、公共服务阵地、区域单位资源、联系方式,也为居民搭建闲余物资交换或者失物招领的平台;设有物业主要工作人员和服务评价二维码,供居民扫码评价,并提供电钻、拖板车、梯子等常用工具借用。

口袋亭成为了扩大居委和居民的连接点,也为居民提供便捷、暖心服务。它的改造满足了日常居民们买菜路上、忙碌的下班途中可有一个驻足歇脚的地方,它四边形的外观类似口袋,更像是一个装进烦恼、掏出幸福的解忧的口袋。

除了口袋亭的改造,近年来,沪东新村街道通过党建引领、三会制度,坚持问计于民、问需于民,发挥居民自治,让老旧小区迸发新活力。

四季常青的橘树,修葺一新的小道,造型美观的座椅,还有点缀在墙角的中草园,这就是沪东新村街道博一小区西南角的“橘园”。这里本来是一个300多平方米的荒地,是小区建成前一所技工职校搬迁后遗留的废弃操场,小区种植爱好者在此种植果树,周边居民用来堆放杂物。

2021年起,从拆除围墙到治理乱堆物等现象再到设计改造荒地、修剪果树,这个角落开始发生一点点变化,直到如今绿荫遍地,处处果香。

“橘园”建成后,博一居民区党总支一方面挖掘社区能人达人,优化居民志愿团队,做好日常绿植养护和环境卫生工作;一方面继续依托“金博”绿景楼“自治金”项目,在“橘园”一角开辟具科普宣传性质的中草药园,通过党建联建的资源,获得中草药的种子和专业技术指导,丰富了“橘园”的物种多样性和生态链。

来源:浦东发布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8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