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交房”不能理解偏了一交了之,房屋质量事关民生根本

保交楼”工作启动两年后,正逐渐步入“深水区”。

自2022年7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楼、稳民生”任务以来,监管层从政策、金融等多方面助力房企,压实地方政府属地责任,切实推动“保交楼”工作。在强有力的支持之下,2023年全国整体交付工作成效显著。据住建部数据,截至2023年末,350万套保交付项目已实现交付超300万套,交付率超过86%。

今年上半年,多家房企也披露了各自的项目交付成绩,捷报频传。

“保交楼”的初战告捷,却不意味着相关部门和企业可以就此“高枕无忧”。实际上,真正的考验在交付的那一刻刚刚开始。

我们在专门的调查采访中发现,一些交付项目存在“一交了之”、质量堪忧的情况。在购房者的收房视频中,墙体歪斜、开裂、漏雨等建筑质量问题频现;某些精装修项目室内甲醛严重超标、降标减配、货不对板;有项目甚至在未通水、通电、通路的状态下强制性交房,连竣工验收都未组织。而在这类“保量不保质”的交付项目中,亦有个别由头部房企甚至国企、央企开发建造的楼盘。

更令人心酸的是,由于购买了某类“问题房企”开发的房子,不少购房者在明知房屋有质量瑕疵时也只能无奈表示,“能交房就好”;在互联网社交平台上,当有购房人“吐槽”交付项目质量,评论中不乏“比烂”之声。这些声音,无疑也加剧了人们对新房市场的悲观情绪。

不可否认,由于种种原因当前的房地产企业都面临着不小的压力,但这绝不是可以忽略房屋质量和购房人权益的理由。房屋是百姓的起居地,更是“衣食住行”四大民生基本需求之一。房屋质量问题,往小了说,影响的是一个家庭的安全感、幸福感;往大了说,影响的是一个社会的和谐和稳定。“保交楼”却不“保质量”,肯定是不行的;“一交了之”,更不是真正的“稳民生”。

值得欣慰的是,今年以来更进一步的措施在陆续出台。

4月3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首次提出“保交房”一词,要求各地“结合房地产市场供求关系的新变化,坚持因城施策,压实地方政府、房地产企业、金融机构各方责任,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保障购房人合法权益”。

5月17日,全国切实做好保交房工作视频会议召开,国务院副总理何立峰强调,要深刻认识房地产工作的人民性、政治性,继续坚持因城施策,打好商品住房烂尾风险处置攻坚战,扎实推进保交房、消化存量商品房等重点工作。

6月初,金融监管总局和住房城乡建设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发挥城市房地产融资协调机制作用满足房地产项目合理融资需求的通知》,明确“白名单”项目实施推送反馈管理流程等,为优化完善城市协调机制提出了多项可操作、可落地的工作举措,有利于加强项目推送效率和质量。

从“保交楼”到“保交房”这一提法的变化,不难看出政策力度的加大。相比“保交楼”,“保交房”意味着购房者不仅要如期拿到房子,更要拿到合格的房子,也表明国家更加重视质量问题和保障购房人的合法权益。

不过,这一优化政策的成效还需时间来验证,唯有各职能部门更加积极主动作为、及时介入;企业心怀敬畏,对购房者遵守契约,才能将“保交房”这项民生工程做到位。

© 版权声明
THE END
喜欢就支持一下吧
点赞6 分享
评论 抢沙发
头像
欢迎您留下宝贵的见解!
提交
头像

昵称

取消
昵称表情代码图片

    暂无评论内容